春晚,这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舞台
又一年过去了,春晚节目组公布新年的蛇年春晚图标。这个由两条蛇首尾相连、中心对称的设计,寄托着"巳巳如意 生生不息"的美好寓意。图案看着挺好,可春晚这台节目真能如意么?
记得小时候看春晚,那是真热闹。全家老小围着电视机,嗑着瓜子,看着赵本山、陈佩斯的小品笑得前仰后合。那会儿的春晚,就是年味的标配。
可现在的春晚,怎么看着都觉得少了点啥。小品不再是单纯逗乐子,非得灌输点人生哲理,整得跟说教似的。唱歌的节目也变了味,台上的演员五音不全照样唱得欢。这不由让人想起那句老话:"良工不夺人之能"。
展开剩余71%网友们对今年春晚的期待,说白了就是"接地气"。让刀郎来唱首歌,让凤凰传奇嗨一把,让会唱歌的唱歌,会演戏的演戏。这要求一点都不过分,就像老话说的"各司其职"。
说起刀郎,这位从民间走出来的歌手,靠一首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红遍大江南北。虽然没上过春晚,可他的歌始终在老百姓心里扎了根。这不禁让人想起宋代苏轼那句"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",有时候,真正的艺术不一定要在最高的舞台上才能闪光。
凤凰传奇就更有意思了。他们的歌被人说土,可就这土味儿,偏偏圈粉无数。从乡村到城市,从老人到孩子,都能跟着音乐扭起来。这不正印证了那句"大众之所好好之,大众之所恶恶之"吗?
春晚变味儿的根源在哪?说到底是忘了初心。过年嘛,图的就是个喜庆热闹。小品非得整那些"鸡汤",歌手非得整那些"花架子",搞得观众都不知道该哭该笑。
《诗经》有云:"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。"春晚要想真正办到老百姓心坎里,就得听听老百姓的心声。不用整那些虚头巴脑的,就老老实实把活儿干好。让相声演员说相声,让歌手唱歌,这才是正经事。
想想看,赵本山那些经典小品为啥到现在还能让人笑出眼泪?不就是因为接地气吗?《卖拐》里那句"没病走两步",说的是人情世故,道的是市井百态。这才是真正的"老百姓的艺术"。
春晚是块mirror,照出的是整个文艺圈的状态。现在的问题不在于缺少好演员,而在于太多人不安分守己。演员非得去当歌手,歌手非得去演戏,搞得台上台下都别扭。
期待今年的蛇年春晚能给我们带来惊喜。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让观众看得开心,笑得痛快。这才是春晚应该有的样子。
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江苏省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